文章
醉打金枝有多兇險?這其實是郭子儀與唐代宗的暗中角力,充滿危機
2023/11/03

ADVERTISEMENT

「醉打金枝」的典故廣為流傳,原因是它迎合了傳統社會對「君賢臣忠」的美好憧憬。

但漫漫歷史長河中,「君賢臣忠」的景象更多只是在表面,真實的情況依舊是「功高蓋主必遭猜忌、手握重權必有反心」。 唐代宗和郭子儀的交手,只是精明的政治家正常的表現。

雖然精明的郭子儀和唐代宗用君臣之禮化解了「醉打金枝」這一鬧劇,但深入分析,雙方的交鋒中仍是充滿危機、暗中角力。

公公大壽,驕慣兒媳不捧場

事情的起因,是郭子儀轟轟烈烈的七十大壽慶典。

這天,郭家張燈結彩高朋滿座,位極人臣的郭子儀正在舉辦他的七十大壽,就連皇帝唐代宗都專門派人送來了賀禮,宴會上的每個人都笑容滿面。

但其中,有一個小年輕正滿臉憤恨, 獨自一人喝著悶酒,他正是郭子儀的第六子郭曖。

原來郭曖是覺得自己丟了面子,本來今天父親的大壽,全家老小都到場祝賀。十四個兄弟姐妹全都攜家帶口,進門就給老壽星跪拜行大禮。

唯獨他郭曖是孤零零的一人行禮,引來了滿堂親朋的竊竊私語,甚至捂嘴嘲笑。瞬間,郭曖就面色難看至極。

ADVERTISEMENT

然而,他并不是單身漢,相反有一位既漂亮又高貴的妻子。問題就出在「高貴」上,他的妻子是皇帝的女兒升平公主,妥妥的金枝玉葉,嬌生慣養且仗勢蠻橫。

今天的壽禮,公主就以「君不能拜臣」為由,拒絕出席跪拜。這個舉動,讓郭曖在眾人面前丟盡了面子。

幼子莽撞,口出犯上忤逆話

悶酒易醉散席回家的郭曖依舊處于憤懣的情緒中,看到花枝招展的升平公主在眼前晃悠,更是氣不打一處來,晃晃悠悠的抓住妻子,當眾就打了一頓。

這就是著名的「醉打金枝玉葉」,升平公主也不是善茬,兩人你來我往的吵了起來。

正在氣頭的郭曖說了一句犯上忤逆的話:「你仗著自己的爹是皇帝,就總是高高在上。 我實話告訴你,要不是我爹,你們李家早亡了,皇帝有可能都姓郭了。

此話一出,讓升平公主更是氣憤不已,她既氣憤被打,又氣憤被污辱。但是,她根本沒有政治頭腦,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家相公說的話,已經觸犯了天威,追究起來要被殺頭。

無知的升平公主離家出走、進宮告狀去了,并且把所受的委屈和郭曖的狠話,一五一十的告訴了父親唐代宗。

唐代宗聽后,沉默了好一會,才開口說話:「 郭曖說得很對,郭子儀平定安史之亂,平定西域諸國叛亂,功勞甚高。如果沒有他,李家大唐早亡了。你回家去吧,不要再任性了。

ADVERTISEMENT

升平公主看到父親臉上的不悅,本來以為父親會替她出頭,可幾句話后,她只剩下一臉懵了。

可是,她明明看到了父親臉上一閃而過的的憤怒。

郭公精明,親綁兒子去道歉

兒子醉酒打了公主,公主回宮告狀。當管家將這個事情稟報郭子儀時,他并沒在意,認為小夫妻之間打打鬧鬧很正常。

可當管家將郭曖的以下犯上言語告訴他后,郭子儀傻眼了。他萬萬沒想到,兒子竟然闖了這麼大的禍, 這件事如果處理不好稍有不慎,就會有滅門之禍。他的大腦在飛速運轉,思考最合理的應對之策。

此時的唐代宗,剛把女兒打發走,正在御書房里來回踱步,思考著郭家發生的事情,以及現在朝廷的局勢。

「難道大家都在議論當今天下的歸屬問題,都在議論我的無能和郭子儀的才能?」唐代宗不由的自言自語。突然,房外的太監報告,郭子儀綁著兒子郭曖求見。

一進大殿,郭子儀就拉著兒子郭曖跪倒在地,陳訴兒子的大逆不道,請求皇帝下令責罰。

唐代宗看到眼前戰戰兢兢的郭家父子,故意不說話,也不讓平身,只是靜靜的看著。看代宗沒有反應,郭子儀趕忙又是一頓誓死效忠的表態,以及無論任何懲罰都接受的表態。

ADVERTISEMENT

代宗賞臉,表面原諒實不爽

之后,唐代宗才開口免禮平身了。唐代宗走到郭曖面前,給他松綁,又走到郭子儀面前,拍了拍郭子儀的肩膀說道: 「小夫妻二人的閨房斗嘴,怎麼能當真呢?」

郭子儀內心的不安終于舒緩了一些,趕忙感謝皇帝的開恩。其實,在捆綁兒子面圣之前,他就把一切可能發生的情況預想了一遍,如果皇帝太過強硬、太過較真,他也會據理力爭。

讓自己的兒子死于非命,郭子儀肯定難以接受,即便他受一些處罰,也不能讓兒子死去。

剛好君臣反目朝政不穩,也是唐代宗不愿看到的,即便他對于郭子儀功高蓋主縱容兒子犯上忤逆等事情很不高興,但適當的打壓可以,想扳倒如此重臣,決不是一朝一夕之事。

況且,唐代宗明白,朝廷的治理還需要郭子儀的鼎力輔佐。

此事并沒有就此結束,皇帝不懲罰郭曖是寬宏大量, 郭子儀作為精明的政客,當然要有行動表示。剛回到家,郭子儀就把郭曖綁起,當著升平公主的面仗責十大板,以示懲戒。

升平公主心疼丈夫,知道父親與公公已經化解矛盾,趕緊向郭子儀下跪求情。

「醉打金枝」的事情,看似以圓滿的結局收場。唐代宗表現出了皇帝該有的大度,以及對臣子的信任;郭子儀表現出了臣子該有的忠心,以及對皇權的誓死效忠。

但此后多年,君臣之間的嫌隙始終存在,百分百信任的關系基本消失。

綜上所述,自古伴君如伴虎,只有擁有絕對智慧的臣子,才能在君臣關系中始終保持安全和重用,否則稍有差池,就會惹來殺身之禍。

嚴禁無授權轉載,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。

ADVERTISEMENT

清朝有8位大臣獲得「文正」謚號,其中包括曾國藩,誰最名不副實?
2023/11/06
古人為何喜歡睡又硬又冰的瓷枕?專家:主要是為了方便女子
2023/11/05

ADVERTISEMENT

1900年慈禧逃難,女首富周瑩捐贈10萬,太后問了一個尷尬的問題
2023/11/05
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,六國的文字語言真的不通嗎?他們怎麼交流
2023/11/05
2004年,安徽山中發現匈奴部落,隱居數百年,現依舊保留祖先習俗
2023/11/04
唐太宗問袁天罡:大唐何時亡?袁:豬上樹時,可惜李世民沒聽懂
2023/11/04
1996年,中德兩國,對秦始皇陵做核磁掃描,發現從未披露的秘密
2023/11/04
周文王背姜子牙800步周朝800年,為何不多背幾步?只因他犯了個錯
2023/11/04
黃巢兵敗被殺后,十幾名姬妾被俘虜,唐僖宗的處決手段讓人不齒
2023/11/04
為什麼商鞅認定:百姓越弱、越愚昧,國家反而越強大、越穩定
2023/11/03
06年,曹操真墓在河南現世,墓中有一少女骸骨,揭露曹操的另一面
2023/11/03
劉邦身邊的酒肉朋友,為什麼起義后都成了軍事將才?原因很簡單
2023/11/03
湯和不愿意為朱元璋獵殺黑熊,親信不理解,湯和:熊字拆開看看
2023/11/03